2003年感恩文化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∼紙上教學DIY系列

壹、緣起:

五月是個充滿感恩的月份,每年也是這個時候,老師們都會以「教孝月」為主題,精
心規劃教習孝順的課程,期許加強青年學子的孝道觀念,也為中國傳統孝道做傳承,
而本會多年以來對「孝善」及「感恩」觀念的推行,更是不遺餘力。

正如證嚴上人教示:「自愛是報恩,付出是感恩。」身體是父母給的,把身心照顧
好,不要讓父母擔心,這就是報恩;用我們的身體去付出,造福人群,回饋雙親,這
就是感恩。

本會今年特別推出「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」教材,融合「孝善」、「感恩」以及「珍愛
生命」的觀念,設計這套涵蓋幼兒、國小低、中、高年級、國中等五階段學齡者適用
之教材與教案。預計於五月在花蓮北、中、南區各舉辦一場研習活動,將此套教材與
花蓮教師分享、推動,讓孝善與感恩的觀念與行動具體落實在校園及生活中,進而能
成為家庭的人文與文化。

搭配「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」的系列活動,本會特規劃與平面媒體合作,推出為期五週
的專刊報導,分別刊登幼兒、國小低年級、國小中年級、國小高年級以及國中等五個
類別的紙上教學DIY系列。期許透過媒體的力量,將師親生的良性互動方式與花蓮的家
長及老師們分享,也期能更為廣闊的傳播、傳承。

貳、專刊名稱:【慈濟專刊】2003年感恩文化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∼紙上教學DIY系列。

參、刊登媒體:更生日報。

肆、刊登日期:05/03(週六)、05/11(週日)、05/17(週六)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5/24
(週六)、05/31(週六)。

伍、刊登內容:
   
05/03  【幼教篇】大手牽小手,愛的路上一起走
   
05/11  【國小中年級篇】
   
05/17  【國小低年級篇】
   
05/24  【國小高年級篇】
   
05/31  【國中篇】

 


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∼紙上教學DIY系列一【幼教篇】

 

大手牽小手,愛的路上一起走

 

◎台北市大佳國小附設幼稚園盧瑞隆老師

 

●自愛是報恩,付出是感恩

 

五月是個充滿感恩的月份,慈濟基金會今年特別推出「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」教材,融合「孝善」、「感恩」以及「珍愛生命」的觀念,設計這套涵蓋幼兒、國小低、中、高年級、國中等五階段學齡者適用之教材與教案,並自即日起五個週末分別刊登紙上教學DIY系列。期許透過媒體的力量,將師親生的良性互動方式與花蓮的家長及老師們分享,也期能更為廣闊的傳播、傳承

 

正如證嚴上人教示:「自愛是報恩,付出是感恩。」身體是父母給的,把身心照顧好,不要讓父母擔心,這就是報恩;用我們的身體去付出,造福人群,回饋雙親,這就是感恩

 

●幼兒學童群性發展的良方∼遊戲

 

埃里克森ERIK H. ERIKSON (1963)指出幼兒會透過持久的模倣及感受來擴展自己所從事的行為範圍,並學懂控制自己的行為;有目的性且經設計的遊戲可幫助兒童在情緒、體能、認知及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,所以身為家長及教師的我們,總會多安排遊戲機會讓孩童能自由自在地參與,並進而促進群性方面的發展。

 

在家庭及教學過程中透過安排不同的小組合作遊戲活動,可幫助兒童在社交群性方面的發展,如合作製作宴席的請客活動,可培養兒童合作的精神,懂得邀約及接待朋友;而利用角色扮演及假想遊戲不但有助渲洩情緒,亦可從中學習關懷別人或享受歡樂氣氛。

 

●靜思語教學

 

許多人會誤以為靜思語教學就是教孩子背背靜思語、或以海報書寫靜思語來讀而已;事實上,靜思語教學是「教心」的志業 -- 先教好自己的心,才能教好學生的心。靜思語教學是慈濟人文精神的教育,注重師、親、生間愛的循環,重視生命的體驗和關懷,並落實在生活實踐中。

 

●我的靜思語教學五部曲

 

『靜思語教學』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個字,然其中的內容,可不是當初剛接觸的我所能探究的。起初,在參加過靜思語研習營隊後,我滿懷衝勁地想把所見所聞全部教給孩子;可是沒有消化的東西,效果不太大,而且很快就用完了,這是我的教學「首部曲」。

 

「二部曲」--背誦靜思語:每天早上,我都很努力的讓孩子背誦「靜思語」,從最簡短的「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」開始,我把所有聽過的靜思語全都用上了;可是,我還是無法從孩子身上看到其他老師口中所說的「靜思語的妙用」。

 

在失望與過度期望之後,進入了「第三部曲」--偷偷教習靜思語,因為擔心同班老師對靜思語產生「信心危機」,所以總要等到他去開會或辦公時,我才敢在教室裡跟孩子互動;同班老師在場時,我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
 

就在我快要失去信心時,一次的研討會中,我勇敢提出我的疑惑,不料竟獲得許多老師寶貴的分享,原來『靜思語教學必須要先感動自己,然後才能感動別人』;大家也建議我先閱讀「靜思語--大愛引航教學指引」,看看別的老師如何將靜思語運用在教學上,在認真閱讀之時,開始進入了我的「第四部曲」--研習教案。

 

經過了許久的掙扎,我的靜思語教學終於邁入了「最終曲」,在閱讀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之後,我發現,其實靜思語教學就是要達到兩個目的---「愛的循環」與「生活的實踐」,幼稚園環境是最能落實靜思語教學理想的地方;當初我之所以有困惑與阻礙,其實都是方法不對、方向錯誤,我不應該把靜思語教學當作一個生硬的「教學方法」,而應把靜思語融入在我的教學活動中,成為我的教學特色。

 

●教案分享∼愛EYE大行動

 

•飛機醫院

 

在蒐集「視力保健」課程教材時,我找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--「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」;內容大概是,美國眼科醫師培頓原想為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的醫療人員做培訓,但是礙於經費與現實,一直無法實行;最後他突發奇想,「既然醫療人員動不了,那就讓醫院移動好了」,就這樣二十年來他利用了DC-10飛機巡迴全球,不但造福了許多眼疾病患,也培訓了許多眼科醫生。配合這個教材,我也從慈濟月刊找到類似的故事,例如航向離島之愛、慈濟人醫會的偏遠地區義診等故事做為搭配的教材。

 

愛的連線

 

遊戲是家長及老師最好的開門之鑰;在課堂中,我希望給孩子在遊戲中體驗「失去眼睛的感覺」,所以我設計了「愛的連線」的活動。

 

「愛的連線」就是先讓孩子相距十公尺遠,地上貼一條膠帶,手伸直,兩人面對面往前走,看看兩人能不能讓手相碰觸;第二次玩的時候,先把眼睛蒙起來,讓孩子只靠腳下碰觸膠帶來前進;第三次,我讓他們離開膠帶區,並用直覺來前進觸碰對面的小朋友。

 

團體討論時,我拋出了幾個問題:「為什麼你們能碰在一起呢?」「如果你沒有用眼睛看,或是腳下面沒有東西可以提醒你,你有麼不一樣的感覺呢?」小朋友的答案當然也是千奇百怪,有的人說「好簡單喔」,有的人說「只要有踩膠帶就好了」,當然也會有人告訴我,「我差點就掉到外面去了」,看著孩子認真的回答,我知道我可以進行下一個遊戲了!

 

「愛的連線」後,我讓他們圍成一個圓圈!我請剛才跟我說「好簡單」的小孩出來當我們的「武林高手」,我幫他戴上眼罩,然後原地轉三圈之後往前走,當他快要撞倒圓圈的時候,小朋友可以拍手提醒他「快要撞倒了」,這位武林高手就可以轉向繼續走,剛開始的時候,這位武林高手還很厲害,都沒有撞倒其他的孩子,可是到最後,我請所有小朋友都拍手,這位「武林高手」就不知所措了。

 

在之後的團體討論,我跟孩子說:「世界上有許多眼睛有問題、看不到、看不清楚的人,他們就像你們剛才眼睛蒙起來一樣,如果沒有方便他行走的導盲磚,沒有清楚能提醒他的聲音,沒有路上的好心人幫忙,他們可能就會有危險發生」,你們如果在路上看到這樣的人,你們願不願意幫忙他,做個手心向下,會幫助別人的人就像你剛才幫忙我們的「武林高手」呢?小朋友都很認真的說「要∼∼」。

 

在遊戲與故事之後,看著他們明亮的雙眼,微張的小嘴,其實在無形中,一股善念就已深植在小小的心田中了。我問孩子們:「你們要當手心向下幫助別人的人,還是要當手心向上需要人來幫助的人呢?」,孩子們都回答:「手心向下的人」。接續我們就開始討論:「如何成為一個不需要手心向上的人」、「我們要怎麼樣保護我們的眼睛」這些題目。最後再請小朋友把他們的想法畫下來,進行「愛的分享」;分享中我們不斷的提醒孩子,父母的叮嚀都是滿滿的愛心,要把自己的眼睛照顧好,就是對父母親最大的感恩,也要孩子回家要跟爸爸媽媽說感恩,感謝他們細心的照顧。

 

●一顆顆小小善良、體諒的心

 

其實,要說靜思語教學對孩子們產生了什麼影響,我覺得我的孩子們有一顆「善良的心」、「體諒的心」;當教室裡的小男生因為遊戲起衝突時,其他的孩子總會在最適當的時候提醒他們:「學點頭..」,然後全班就會紛紛脫口而出地說:「學點頭、學低頭、不要學拳頭」、「生氣是短暫的發瘋」等靜思語,在不經意之時,平日習得的靜思語產生了驚人的效果。也許這些孩子長大以後,會有其他的誘引,把他帶到負面的環境,但是,善的種子在他的心裡種下,總會有發芽的時候,我們只有用愛來陪伴他們來成長,才是良方!

 

其實有時我覺得,孩子才是我的老師,在教學的路上,讓我提升我的EQ,學習改變我的脾氣,要和顏悅色的表達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用生氣、破口大罵來展現,因為這些寶貝蛋們會齊聲的對我說:「生氣是短暫的發瘋」啦!!

 

以上教案內容(包含影片、文字、圖片、音樂),完全收錄於本會製作之「珍愛生命•感恩行動」教學光碟中,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及家長,來電免費索取。索取專線:03-8561825轉7139。或附回郵信封,寄至:花蓮市中央路705號5樓秘書處 劉淑婷小姐,感恩。